最近的外星文明可能远在33,000 光年之外

宇宙科学 阅读:59 2025-10-07 15:39:52 评论:0

  地球是不是银河系唯一的文明存在?

  根据在赫尔辛基举行的 EPSC–DPS2025 联合会议上提出的最新研究,银河系中的技术文明可能极其罕见,最近的文明可能距离地球远达 33,000 光年。这一发现,由奥地利科学院空间研究所的曼努埃尔·舍尔夫(Dr. Manuel Scherf)博士和赫尔穆特·拉默(Professor Helmut Lammer)教授提出,对地外文明探索(SETI)的前景描绘了一幅令人沮丧的画面。

1.jpg

  他们指出,我们星系中的地外智能(ETIs)可能“相当罕见”。这个惊人的距离估计意味着,离我们最近的技术文明可能位于银河系的另一侧,因为我们的太阳系距离银河系中心大约是 27,000 光年。

  研究强调,对于任何地外物种而言,若想与人类生存在同一时代,他们的文明至少需要持续生存 280,000 年,甚至可能需要数百万年。舍尔夫和拉默通过结合行星生命圈的寿命、技术生命演化所需的时间(在地球上是 45 亿年)以及技术物种可能的寿命,得出了这些结论。

  举例来说,对于生活在一个拥有 10% 二氧化碳行星上的技术物种而言,它们必须生存至少 280,000 年,才能确保银河系中在同一时间存在第二个文明。如果希望同时存在十个文明,那么该文明的平均寿命必须超过 1000 万年。这意味着,如果我们真的探测到地外智能,它几乎肯定会比人类文明要古老得多。

2.jpg

  这些发现同时凸显了发现类地行星的难度,此类行星需要具备活跃的板块构造,以及富含氮气和氧气的稳定大气层,并精确平衡着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比例。板块构造在碳-硅酸盐循环中调节着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,这是宜居行星所必需的。二氧化碳在维持生命圈和光合作用、防止大气逃逸到太空中方面至关重要;然而,这种平衡非常微妙:过多的二氧化碳会导致失控的温室效应,或者使大气对生命产生毒性。不幸的是,大气中被吸收的二氧化碳会逐渐被锁在岩石中,而不是被回收利用。

  当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被充分吸收后,光合作用终将停止。对于地球而言,预计这一现象将在大约 2 亿至 10 亿年内发生。研究者考虑了如果一个行星拥有 10% 的二氧化碳,其生命圈可以维持 42 亿年(前提是该行星距离其恒星更远,或恒星更年轻、光度更低)。另一种情况是,如果大气中含 1% 的二氧化碳,生命圈最多可以维持 31 亿年。除了稳定的二氧化碳平衡外,这些星球还需要不低于 18% 的氧气。地球大气层主要由氮气(78%)和氧气(21%)构成,二氧化碳含量极低(0.042%)。氧气的重要性不仅在于支撑大型复杂动物的生存,更关键在于,如果氧气水平低于 18%,将没有足够的游离氧气来实现露天燃烧。没有火,金属冶炼将无法进行,技术文明的发展也就无从谈起。

3.jpg

  尽管这些数字和约束条件暗示了地外智能的稀有性,但舍尔夫指出,这些估计并非绝对的。仍有许多目前无法量化的因素需要纳入考量,例如生命的起源、光合作用的起源、多细胞生命的起源,以及智能生命发展技术的频率等。如果这些因素中的每一个都有很高的概率发生,那么地外智能可能就不会如此稀有。但如果这些因素的发生概率都很低,那么就需要采取更为悲观的态度。

  最终,舍尔夫博士依然坚信 SETI 应当继续进行搜索工作。他表示:“虽然地外智能可能很罕见,但真正找到答案的唯一方法就是去寻找它”。如果这些搜索一无所获,这将使他们的理论更具可能性;而如果 SETI 确实有所发现,那将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科学突破之一,因为届时我们将知道,我们并非宇宙中唯一的生命。

声明

1、本网站的文章部分内容可能来源于网络,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,如有侵权,请联系站长。 2、本站一切资源不代表本站立场,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 3、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。

发表评论
排行榜

分享:

支付宝

微信

请先 登录 再评论,若不是会员请先 注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