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月球的热知识,你知道几个?
作为距离我们最近的地外天体,月球我们是既熟悉又陌生。熟悉是因为“举头”就能“望明月”,而陌生是因为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,恐怕一辈子也没有机会“到此一游”。不过随着科技的进步,如今科学家们已经帮咱们挖出了很多关于月球的秘密。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月球的一些“热”知识,看看你对月球究竟了解有多少?
1、月球表面昼夜温差极大
作为“幼儿园”级别的热知识,“月球昼夜温差非常大”应该没人不知道吧?由于缺少大气层,月球上白天阳光直射的地方,温度能飙到一百多摄氏度,直接能把水烧开。当然,这是在标准大气压下。现实情况是,在这里你根本没有机会“烧开水”。因为液体的沸点会随气压降低而大幅下降,气压越低,沸点越低。而月表几乎是接近零气压的超高真空,所以暴露在外的液态水会立马变成气态。
虽然白天热,但到了夜晚,由于没有大气层保温,月表的温度又会直接跌到零下一百多度。这个温度下,呼出的二氧化碳会立马凝华成干冰。当然,这里也是在标准大气压下。现实情况是,暴露在这里的气体会瞬间膨胀并消散到太空。
2、“月海”其实是平原
“月海”的海并不是真的海,这儿的“海”里可一滴水也没有,它们其实是月球上的平原。
很久以前,小行星撞击会把月球砸出巨大的坑洞,随后内部的熔岩流出来将坑洞填满,随着熔岩的冷却,这里慢慢变成了平坦的平原。这些由玄武岩构成的平原颜色偏暗,从地球上望去,就像深色的海面,因此人们称其为“月海”。现在我们知道,月海是月球上最平坦的地方,比如当年阿波罗载人登月,首次选择的着陆点就是一块名为“静海”的平原。
3、真实的地月距离
平时我们看到的地月模型,月球往往离地球非常近,给人一种登月也不是什么难事的错觉。但实际上,月球距离地球十分遥远,地月之间平均距离达到了38.4万公里。光说数字你可能没什么概念,这么说吧:这个空间你甚至能把太阳系其他七大行星并排放在这,而且还有余量,还能再塞点小行星。这也是为什么说我们看到的几乎所有太阳系图片,都只是示意图,因为真实比例根本没法展示。太空远比你想象得更空!
4、月球正在远离地球
虽然月球离我们非常遥远,但它还在远离我们,目前月球正在以每年约3.8厘米的速度远离地球。别看每年3.8厘米不起眼,回溯到46亿年前月球刚形成时,它离地球可能只有2~3万公里,可以说是“近在咫尺”。
由于地球自转比月球公转快,地球潮汐会对月球产生向前的拉力。随着月球被向前“拉”,它运动得越来越快,轨道也会越变越大,也就是离地球越来越远。这个现象不仅得到了古代日食记录的验证,科学家通过阿波罗登月留下的激光反射器也进行了确认。
5、月球总是同一面朝向地球
有没有发现,你每次看月亮,它上面的“纹路”几乎都一样。你甚至怀疑它根本不会旋转,只是个贴图。然而这种只能看到一面的情况,恰恰说明了月球它一直在转。如果它自己不转,那你一定会交替看到它的正反两面。我们之所以只能看到月球的正面,那正是因为它在绕地球公转一圈的同时,自己也刚好自转了一圈,公转周期和自转周期恰好一致,都是27.32天(地球日)。
造成这种特殊现象的原因被称为“潮汐锁定”。由于月球距离地球比较近,地球的潮汐力不断拽着月球,在漫长的时间里,月球的自转速度慢慢被“调节”成了和公转完全同步的节奏。
6、月面痕迹能保存很久
由于没有大气层,月球上不存在刮风下雨这些天气现象,加上月球核心已经冷却得差不多了,地质活动比较少,因此月球表面的痕迹(比如陨石坑),除非被新的陨石砸到,否则可以保存数百万乃至数亿年。包括当年阿姆斯特朗登月时留下的脚印,直到今天,包括在可预见的未来,它都将清晰可见。
7、月球也有地震
不光地球上有地震,月球上也有,它被称为“月震”。月震分很多种类型,比如由于月球内部冷却收缩产生的应力导致的月震,深度能到月球内部几百公里,被称为“深层月震”;此外,有些小行星撞击也会引发短暂的震动,这种被称为“陨石撞击震”;还有一种月震是由于极大的昼夜温差,月球表面的一些岩石因为热胀冷缩而破裂,这也可能带来微弱的震动,这种被称为“热震”。不管是哪种震,相比于地震,月震要轻微得多,最大震级也不过4级左右。
8、月球核心并未完全冷却
先前人们认为月球是一颗已经“凉透”了的星球,甚至上个世纪还一度认为它可能是空心的,这个说法直到今天仍然被一些人津津乐道。然而现代研究早就表明,月球不仅有核心,而且核心仍有“余温”。
通过阿波罗任务留下来的月震仪数据,以及探测器对月球引力场的观测,科学家发现:月球有一个由铁镍合金构成的固态内核,外层包裹着熔融的铁。这个核心结构与地球核心十分相似,只是温度远低于地球,大约只有一千多度。虽然这点热量不足以支撑剧烈的地质活动,但它意味着月球并非完全死寂,这也为研究月球的形成与演化提供了关键线索。
1、本网站的文章部分内容可能来源于网络,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,如有侵权,请联系站长。 2、本站一切资源不代表本站立场,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 3、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。
